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不过一年多,家族内部围绕遗产纷争便骤然爆发。三个年轻人忽然现身,自称是宗庆后的非婚生子女,毫不犹豫地将宗馥莉告上法院,索要高达18亿美元的信托基金及200亿股权。这场官司一经曝光,网络上便流传一句调侃:“妈妈有钱享福,爸爸有钱兄弟姐妹多。”
而在这些纷争的背后,李湘“好妈妈”的形象也被意外揭开了层层迷雾。过去曾有爆料称李湘曾远赴泰国寻求昂贵的生育辅助治疗,且早在11年前就有传言她怀上了二胎。细细回想李湘当年的言辞,许多人才发现她对女儿王诗龄的教育方式似乎有些不对劲。
作为备受瞩目的星二代,王诗龄自小被李湘宠爱得无微不至。月生活费高达65万元,背着价值十万元的名牌包包,入读英国贵族名校,连画画老师都是业界顶级大师。尽管李湘与王岳伦已经离婚,但她对女儿的爱丝毫未减,社交平台上满是对女儿的赞美和骄傲,那眼神中流露出的欣赏难以掩饰。
展开剩余79%然而,真相远比外界看到的复杂。李湘刻意打造的“爱女”形象,不过是她掩饰无法生育儿子的事实的一种策略。2013年,王岳伦携王诗龄参加《爸爸去哪儿》,他笨拙地为女儿扎头发、做饭,虽然被调侃为“最不靠谱老爸”,却透出他对李湘的宠溺之情。夫妻二人随后频繁亮相各类综艺节目,王岳伦甚至典当衣物为李湘筹备婚礼,李湘也在采访中大力称赞丈夫“优秀”,将两人的恩爱推向高潮。
然而,镜头之外的生活却并非如此完美。李湘曾多次表达想要再生一个孩子的愿望,理由听起来温馨——怕王诗龄孤单,希望她有个伴儿。王岳伦也曾公开回应“正在备孕二胎”,但这逻辑实在难以服众:当时王诗龄已五六岁,兄弟姐妹间的年龄差距使得他们难以真正玩在一起,甚至有网友戏言“养条狗不香吗?”
更令人震惊的是关于李湘赴泰国求子的传闻。2014年,李湘在微博暗示自己可能怀孕,好友江铠同转发并祝贺王诗龄即将做姐姐,粉丝们也一片祝福。然而此事随后杳无音讯。2017年,有网友爆料看到王岳伦夫妇现身泰国杰特宁医院——该院是泰国知名试管婴儿机构,明星求子传闻甚嚣尘上。李湘频繁出入医院的新闻曝光,以及她在北京某妇产医院素颜现身的照片,更加证实了外界猜测。
为何不选择国内治疗,偏偏跑泰国?泰国诊所提供性别筛选几乎是公开秘密,这让网友怀疑所谓“给女儿找伴儿”的说辞背后,实则是渴望生个男孩。李湘早年曾透露想再怀二胎,却被母亲劝阻“先拼事业”,王岳伦在《鲁豫有约》节目中甚至开玩笑说“儿子得找郭涛、张亮学着带”,这些细节都揭示了二胎背后的真实意图。
随后,李湘开始大力营造“独宠王诗龄”“唯爱女儿”的形象,似乎是二胎计划搁浅后的应对策略。与此同时,李湘对王诗龄的培养方式也引发质疑。“富养”几乎成了与“金钱”划等号的代名词。她曾说:“拿命换来的女儿,为什么不养好点?”这听来感人,但现实却是每月花费65万元在各种兴趣班上,日常背的包价值相当于普通人半年的工资。四岁时带她赴巴黎时装周,五岁时登上纽约T台,奢侈品成了王诗龄“审美”培养的标签,却也让她过早地被物质符号所包围,童年被提前消费。
更令人深思的是李湘为王诗龄营造的“贵族圈层”生活。她先后入读北京德威国际学校和英国博耐顿女校,身边尽是名流子弟,远离普通人的烟火气息。这样一种“精英泡泡”养成的孩子,无论多么优秀,也难免与现实世界脱节。
此外,王诗龄过早被商业化包装的现象也不容忽视。自《爸爸去哪儿》起,她便成为公众焦点,之后频繁出现在车展、杂志等商业活动中。2025年4月,16岁的王诗龄深夜十一点还在加班拍摄杂志,身穿价值近九万元的服饰,被网友调侃为“26岁的职场女强人”。这种过早暴露在聚光灯下的生活,虽然光鲜亮丽,却可能剥夺了她真正的童年。
心理学研究显示,青少年过度参与商业活动容易导致自我认知偏差,形成依赖外界认可的讨好型人格。回望王诗龄的成长,李湘的培养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华丽的布景,昂贵的道具,严密的剧本,唯独缺少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声音。
或许,李湘该放缓脚步,真正聆听女儿内心的呼声,而非继续用光鲜的表象掩盖隐藏的现实。
发布于:福建省配资网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