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刷新闻,可能会看到普京亲自跑到俄罗斯的一家搞航空发动机的老牌工厂视察,还放话说准备把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材料啥的都给中国用在C929宽体客机上。
普京这动作,怎么看都带着点特殊意味:一方面是给自家技术打广告,另一方面也是在急着抓住中国这棵“救命稻草”。
俄罗斯的PD系列发动机,像PD-14、PD-26、PD-35这些型号,原本都是给自家军机、民用客机准备的,最重头戏的PD-35,
本来就是中俄合作C929大飞机的“心脏”。
可惜这合作最后还是黄了,俄罗斯退出,C929变成了中国自己挑大梁。
PD-35还因为技术难题迟迟没搞定,最后俄罗斯干脆把指标砍了,造出个PD-26当应急品,现在说已经能供货,台架测试随时能做。
但俄罗斯此刻突然愿意把这些发动机“倾囊相授”,其实也不难猜——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把俄罗斯航空业逼到墙角,国内市场吃不下那么多发动机,国外客户又被制裁封死,
能卖的买家只剩中国了。
俄罗斯这次主动示好,更多是无奈之举。
不过中国这边其实早就等不及了。C919窄体客机已经飞起来,C929宽体机才是中国真正想要的“远程洲际大飞机”。
最开始跟俄罗斯合作,结果发现人家一心想掌控设计权,还要求用自家航电和维护体系,甚至要搞个俄罗斯专用的C929,完全是“合资不平等”。
项目推进缓慢,最后中国自己说干就干,彻底独立研发。
发动机这块,国产的民用航发确实起步晚了一些,虽然军用已经做到世界顶尖,但民用讲究低成本、高稳定性,技术积累还需要时间。
现在C919用的是国外发动机,国产替代的长江-1000A还在飞行测试,预计明年才能装备上。
而主打大推力、对标PD-35的长江-2000,国内已经在全力攻关,将来就是装备在C929上的核心动力。
算算进度,长江-1000A明年上C919,长江-2000也不会太远。俄罗斯这时候还想着用PD-26过来“补缺”,其实已经有点赶不上趟了。
更何况PD-26的推力指标低,三发设计还会拉高维护成本,这样的方案对中国民航来说没啥吸引力。PD-35又迟迟不见影,指望它等于押注未知数。
与其等别人,不如自己动手。
其实,俄罗斯当年仗着技术强势,对合资项目各种掣肘,如今被制裁打得措手不及,才开始放下身段找中国合作。
但中国航空工业这几年已经在“自主可控”路上加速狂奔,国产发动机技术一天天进步,市场也越来越自信。
现在中国在民用大飞机上步子迈得越来越大,不再需要谁来“施舍”技术。俄罗斯的开放,更多是给自己找出路,而不是中国的救命稻草。
说到底,全球航空产业早已进入新格局,谁能掌握核心技术,谁就有话语权。
中国自己造发动机是迟早的事,俄罗斯这波“迟到的热情”,无论是合作还是卖技术,注定只能是中国自主崛起的一个插曲。
未来的大飞机,不会再受制于人,也不会再等谁的“救场”。
配资网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